苏州律师-王敏霞律师网欢迎您!!!

返回列表页

昆山 “执行代履行” 激活沉睡厂房:苏州律师解读司法破局与企业维权路径

昆山,“,执行代履行,”,激活,沉睡,厂房,苏州,

  夏日的昆山,某纺织公司新厂区机器轰鸣,工人们穿梭调试设备的身影,打破了这片现代化厂房近三年的沉寂。这份 “热闹” 的背后,是昆山市人民法院创新运用 “执行代履行人” 机制,破解被执行人 “躺平” 难题的典型司法实践。作为深耕苏州法律服务领域的律师,笔者将结合此案,从法律实务视角剖析其创新价值,以及对苏州企业应对工程履约纠纷的启示。​
 
  
 
  一、案例痛点:工程验收 “卡壳”,苏州企业常见的履约困境​
 
  回溯案件始末,2022 年纺织公司新厂房竣工后,建设公司拒不提交验收资料、不配合整改,导致土建、消防验收备案停滞;2024 年纺织公司申请强制执行后,建设公司仍以 “工程款未结清” 等无关理由推诿,企业面临租金损失、工资拖欠、招商违约的多重压力 —— 这一幕,正是苏州工程建设领域的常见困境。​
 
  笔者执业中曾接触多起类似案件:苏州某装备制造企业因施工方拒不配合验收,新厂房闲置半年多;某园区企业因验收卡壳,错失旺季生产机遇。传统执行中,罚款、拘留等手段虽有威慑力,却难以直接推动验收这一 “程序性义务” 落地,企业往往陷入 “胜诉却难止损” 的尴尬境地。昆山法院的探索,恰好切中了 “行为执行难” 的核心痛点。​
 
  二、司法破局:“代履行” 机制的三大法律亮点​
 
  昆山法院引入 “执行代履行人” 的过程,处处体现着对法律精神的精准把握,对苏州司法实践具有重要参考意义:​
 
  (一)精准认定 “义务可替代性”,夯实法律基础​
 
  执行团队通过深夜研讨、案例检索,明确建设公司 “配合验收” 义务的本质 —— 仅为提交资料、参与会议等程序性工作,不依赖特定身份或技能,无法律法规限定 “必须由原承包人完成”。这一认定紧扣《民事诉讼法》第二百六十三条 “对指定行为可委托第三方完成” 的立法本意,为代履行提供了关键前提。​
 
  从苏州律师实务视角看,这一判断标准清晰可复制:只要义务不具备人身专属性(如特定技术服务),仅为事务性、流程性工作,第三方替代履行即具备合法性。这为苏州法院处理类似 “拒不配合备案”“拒不交付材料” 等案件,提供了明确的裁判思路。​
 
  (二)借鉴破产管理人制度,保障程序与专业双公正​
 
  法院从公开破产管理人名册中摇号选定代履行人,这一创新值得点赞。苏州作为民营经济重镇,破产管理人队伍专业度高、经验丰富,既熟悉工程资料整理、多部门协调等事务,又通过摇号程序避免了 “指定代履行人” 的争议。​
 
  笔者认为,这种 “执破衔接” 的思路,将成熟的破产专业资源引入执行程序,既确保了代履行的专业性(如精准对接质监部门整改要求),又通过公开程序保障了被执行人的合法权益,是苏州地区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的有益尝试。​
 
  (三)明确 “费用自负” 导向,倒逼义务方主动履约​
 
  案件中,法院明确代履行的合理费用由建设公司承担,这一安排直击 “不作为” 的要害。从苏州司法实践看,此类 “违法成本自负” 的裁判导向,能有效减少企业 “躺平” 心理 —— 笔者曾代理一起案件,正是因法院明确 “拒不配合将产生代履行费用”,促使违约方主动配合完成了股权变更手续。昆山法院的做法,进一步强化了 “法律不是儿戏” 的司法权威,为苏州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了刚性支撑。​
 
  三、多方协同:司法与行政联动的 “苏州启示”​
 
  此案的成功,离不开法院、代履行人、质监部门的通力协作。昆山法院不仅是 “总指挥”,更是 “协调员”—— 袁晓鹏法官带领团队奔走于部门间,阐明法律依据、推进整改进度,最终推动质监部门同意 “代履行人盖章替代”,打破了部门协作的壁垒。​
 
  这一模式对苏州具有特殊意义:苏州制造业密集,工程验收、项目备案常涉及多部门协作,“司法主导 + 行政协同” 的联动机制,能有效缩短企业维权周期。笔者建议,苏州可在此案基础上,进一步建立 “执行 - 行政” 常态化沟通机制,针对工程验收、产权登记等高频争议领域,出台更明确的协作指引,让企业少跑腿、早受益。​
 
  四、王敏霞律师视角:案例对苏州企业的三大维权启示​
 
  作为长期服务苏州企业的律师,笔者高度关注此案对本地企业的实践价值,结合案例总结三点维权建议:​
 
  第一,合同签订时提前 “设防”。苏州企业在工程合同中,应明确约定 “拒不配合验收的违约责任”,甚至可预设 “代履行条款”—— 如约定 “承包方逾期配合验收超 30 日,发包方有权委托第三方完成,费用由承包方承担”,从源头减少纠纷。​
 
  第二,执行阶段主动申请 “代履行”。若遭遇类似僵局,企业不必局限于传统执行手段,可积极向法院提交 “义务可替代性” 分析意见,申请启动代履行程序。此案中,纺织公司若更早提出相关主张,或许能更快止损。​
 
  第三,借力专业力量化解争议。代履行的核心是 “专业操作”,企业可联合代履行人(如破产管理人、工程咨询机构),精准对接行政部门要求,避免因资料不全、流程不熟延误时机。苏州拥有丰富的专业服务资源,企业应善用这一优势。​
 
  昆山 “执行代履行” 的实践,不仅让一家企业的厂房 “活” 了起来,更为苏州破解 “行为执行难” 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。未来,期待苏州司法机关进一步探索类似创新机制,为企业纾困解难,让更多 “沉睡资产” 转化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活力,这也是每一位苏州法律人共同的期待。​
 
  
关于律师

王敏霞律师-江苏执着律师事务所

王敏霞律师 2013年律师执业,南京大学法律专业毕业,中华律师协会会员。兼具法律、财务、企业管理等工作经历及专业背景,现为江苏执着律师事务所合...

QQ咨询在线咨询
咨询热线 151-5155-8940


返回顶部